历来东域气师观念气灵大多以自身气能属性、和气府内“气量”强弱和炼气诀强弱来决定显化出的气灵是什么形态和能力。
直白的说就是如果“气量”不足,无法凝聚成显化气灵所需的“量”就会失败,故此由于这个限制在,也不是想显化出什么就是什么的。
故此像是三圣地、气师协会和类似求索院的门派学院以及世家豪族中的炼气师基本上显化的气灵形态和能力都颇为强大。
就比如说祁天之前见过的求索院项不闻和周不知等人他们修炼的炼气诀是鼎鼎大名的《九歌》或《九辩》,这两本炼气诀是以神人为蓝本所写,由此求索院的子弟们所显化的形态都是传说中神明的形象,他们的气灵或是三足赤鸟金乌、三头六臂神人、擒蛟踏浪巨灵种种不一,都是拥有着极为强大的能力。
而一般的炼气师譬如舍咜、温尚昀、张凌风这些人因为家族或宗门的关系,所修炼的炼气诀品阶还算不错,可以显化出的气灵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神异之处,有些比较有天赋的炼气师甚至不比那些修炼了高阶炼气诀的气师弱。
至于像是普通的猎人们,因为炼气诀不足以支撑他们修炼到更高境界,所以他们的显化的气灵不仅杂而且乱,但是正因为这样,反而他们的气灵能力和形态那才叫一个精彩缤纷,就没有他们想不到的。
这一切都需要气府所能承纳的气能为基准,气师拥有多少“气量”会直接影响显化气灵的形态和能力,就像是一把百斤大刀,你让正常的三岁的孩子举起来,那能成功么?所以当超越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祁天虽然没有想过进阶气灵境,不过这些普遍的常识他还是从书上看过的,当下便是苦苦思索起来。
有虞先生摸了摸下巴,笑道:“自己显化自己有什么难的,用气能显化成自己的样子不就好了,莫不是长这么连镜子都没照过?”
祁天抬起头,有些无奈的看着先生道:“先生莫不是诳我呢,我可是记得书上说显化气灵是极为重要的,我自己的样子我当然是清楚的,不过还要想一想着自己气灵的能力呀,不然显化出来一个“我”有什么用嘛?总觉得书上记载的跟弟子想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
“按照弟子的理解,书上说的显化气灵的方式让人总觉得有点过早定义了自己的能力和方向了,所以我想是不是要再慎重一些。”祁天抓了抓头发腼腆道。
“你能想到这一点就很好!”有虞先生面色肃然,沉声道:“虽然东域划分气师境界比较繁琐,但是其实是大有深意在的,不过由于时代的变幻,很多对于境界的理解也出了差错。”
“炼气之前锻体强身是为了体通幽明便于觉醒自身气灵属性从而纳天地之气以供修行,接着开脉由“表炼”达到“内炼”让气府能承纳更多的气能,这些前置条件达成后便要协调和凝聚气灵。”
祁天点头称是,之前拜师高先生时就听过与之类似的话,自炼气以来印证之下确实如先生们所言一样。
只听有虞先生继续道:“所以真正的气灵境重点应在于协调和凝聚,要知道天地之间气能万般,我们每一次吐呐都在源源不断的汲取着气能,这些气能有好有坏、有强有弱,有的可以为已所用,有的则会伤害自身,所以炼气师就得从中凝练出对自己有用的气能,并且在气府中凝练成形,让气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协调和谐,让气心至“灵”动,这才是气灵境真正的目的。”
随着先生的讲解,祁天很快就是明白了气灵境真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为了让“气能”听话,让炼气师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气劲,所谓气灵就是让气有“灵”才行呀。
不过这让“气”听话具体要怎么做呢......他脑中思绪翻滚,因为从未在书上看过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不由一时之间失了计较。
这时有虞先生突然道:“想想你的高先生说过的话,还有之前所有的修行,特别是纳气时的经历和感悟,想明白后就可以凝聚气灵了。”
祁天先是呆了呆,而后便是快速的将从每天按照老头子交待演练锻体八式到觉醒气灵然后开辟气府纳气锻体这段历程统统想了一遍。
忽然他想到以前高先生说过的打好基础这句话,现在细细想来,其实高先生想表达意思应该还有炼气就是一个水磨工夫,从最开始的态度就注定了炼气者成就的高低这个意思在,要知道纳气其实并不是想象中只管吐呐那么简单。
所谓纳气是由外而内的一种磨练,炼气者要将符合自己属性的气能纳入气府中首先要经历一番颇为痛苦的“折磨”。
纳天地之气为已用得先炼气化“浊体”,这一个化字,就是要强行将气能打入气脉之中,然后锻体开脉,期间那些跟自己属性不合的气能就要在纳气过程中先行剥离,可初学纳气的人怎么可能会这么顺利?故此期间各种气劲在体内气脉中游走互斗直到全部气府方才作罢,由此好的坏的便一股脑全进了气府,长期以往炼气者就会发现操控气灵越发艰难。
于是初入纳气境的炼气者就要想着法子化去自己用不到的气劲,是故怎么化就成了一个问题,普遍来说都是用水磨工夫慢慢引导而出。
但融天星诀的纳气篇则大为不同,而是将五行气劲分入五脏六腑之中用以“内炼”,如此过程可谓是细针刺指般剧痛连心,所以之前祁天才想出了打自己的办法强行将气劲打入体内用来纳气。